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形式:古风押[先]韵翻译
天未亮就吃了饭,赶着牛去村东干。天刚亮就下了田,直至暮色归家园。木犁翻土札札响,乌鸦老鹰飞不断。竭尽筋力勤劳动,收点粮食过一年。粮食交尽出苦力,姑且回到空屋眠。子孙天天长大了,世世代代亦复然。烟火人家篱笆隔,相聚黄昏来谈白。院边秋蝉叽叽叫,无风苎麻正寂寂。收下蚕丝尽交税,空留布机斜倚壁。乡村小吏夜到来,杀鸡煮饭备筵席。都说官长心真狠,常有文书来责督。车陷泥潭不能出,东乡交租稍延误。官府从来不宽恕,肆意鞭打血肉糊。千万备好田租赋,免得皮肉也受苦。交纳新税就在即,唯恐重蹈东乡路。路上蒺藜满眼生,弯曲缠绕古城壁。蓼花覆盖塘堤岸,池中之水更清绿。此时秋收已完毕,樵夫牧童日暮归。寒风劲吹柳叶稀,霜下梨枣已透熟。行路之人迷归路,野鸟竞相寻归宿。田家老人笑留我,黑夜原孤独谨慎。幸亏今年收成好,不用担心没得粥。注释
蓐食:坐在床席上吃早饭。徇:从事,尽全力去做。所务:所从事的农务。耒耜:耕地翻土的工具。这里泛指农具。乌鸢:乌鸦和老鹰。这里泛指鸟类。竭:尽。兹:这个。筋力事:指重体力劳动。持用:拿来取用。穷:过完,度过。篱落:篱笆。烟火:指人家。这两句是说,篱笆把一家家隔开,傍晚时左邻右舍聚在一起交谈。庭际:院落边。虫:一作“蛩”。疏麻:麻名。这里泛指一般的苎麻。方:正。寂历:寂静。尽输税:全部拿去交了税。机杼:指织布机。空倚壁:空空的靠在墙边。里胥:乡村小吏。事:备办。峻:严厉。各言长官峻:指来的里胥是一批,他们各自都说官长严厉。文字:指文书。督责:督促,责备。后租期:延误了交税的期限。毂:车轮中心贯轴的圆木,这里是指代车轮。车毂陷泥泽,是解释“后租期”乃因车轮陷进了泥潭里的缘故。公门:官府。少推恕:很少酌情宽恕。鞭朴:鞭打。恣:肆意,指肆意鞭打。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这里形容被打得血肉模糊。可惜:可怜。迎新:迎接新谷登场。唐德宗时开始分秋夏两季征收赋税,规定夏税要在六月交毕,秋税要在十一月交毕。新谷登场也就是交秋税的时候到了。在此岁:在这个时候。踵前迹:指踏着前人的足迹。饶:盛多。曲:角落。蓼花: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或湿地。被:遮盖。绿:一作“渌”,澄清。行人:指诗人自己。念:关心。原陆:高而平的地面。今年幸少丰,无厌饘(zhān)与粥。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劳动的诗歌,通过生动细腻的画面展现了农业社会的艰辛与循环。开篇“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表达了农夫起早贪黑,从事农耕的勤劳形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则描绘了一幅田间日落、鸡鸣报晓的平静画面,透露出一天农务结束时的宁静与和谐。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中的“札札耒耜声”形容锄地的声音,表达了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飞飞来乌鸢”则是描写鸟儿归巢的景象,烘托出一天结束时的宁静氛围。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表达了农民依靠体力的劳作,以及这种劳作贯穿于他们的一生。"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则说明尽管辛勤付出,但农民的生活依旧贫困,只能安慰自己以微薄的睡眠来补偿。
最后,“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表达了对后代延续这种艰苦劳作命运的无奈接受,以及时间循环中农业生活的永恒主题。整首诗通过对农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业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