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形式:古风押[纸]韵翻译
五个城市多么遥远,被河水远远隔开。边疆士兵全都东征去了,城里只剩下荆棘和枸杞。史思明攻占了怀州和卫州,秀岩西部的战事还未停息。他回师掠夺广阔荒野,崤山函谷关似乎只是虚设。延州位于秦地北门,边防还能作为依托。哪里能聚集一万勇士,迅速赶往芦子塞呢?岐国有薛大夫坐镇,能控制山贼的兴起。最近听说昆戎部族后撤三百里,芦关扼守着两个敌寇,深远的战略意图就在这里。谁能唤醒天庭之门,让胡人行为不再像鬼魅一样迅速?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担忧。开篇“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一句,便设定了边塞之地的广阔孤寂,河流成为了自然的界限。而“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则透露出战争带来的荒废与萧瑟。
接着,“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一句中,"思明"可能指的是某位将领或是对某个地方的怀念,而“秀岩西未已”则表达了对远方山峦的眷恋之情,或许是在战争中难以忘怀的地方。下文“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一句,"崤函"指的是关中地区,这里可能在描述边塞归来的景象和心境。
诗人继续描写:“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这里的“延州”即现在的陕西延安,“秦北户”则是指古代秦国以北的地方,"关防犹可倚"表明边关尚且坚固,而“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则显示出军队的迅猛与力量。
诗中还提到“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这里可能是在讲述某位名医或者能人在边地治理山贼的情况,同时也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频繁。
最后,“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一句中“芦关”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关隘,而"深意实在此"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战略地位的重视。而结尾的“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则是在问谁能够像神灵一样迅速有效地处理边疆事务,"胡行速如鬼"形象地描绘出敌人的威胁和战争的紧迫感。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边防战事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