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腹腴项脔不入盘,况复飧酪誇甘酸。
东归思之未易得,每以问人人不识。
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形式:古风翻译
初次游览唐安时,享用薏米做的饭,煮熟后丝毫不逊色于雕胡(一种谷物)的美味。薏米颗粒饱满如芡实,洁白如玉,滑溜溜的仿佛要从勺子里流出,香气弥漫整个屋子。即使满腹美食,连颈项间的肉都舍不得割下,更不用说夸赞它的酸甜可口。回到东方后,我时常怀念这种美味,却难以再寻,每次询问他人,无人知晓。唉,自古以来,奇珍异宝常被忽视,就像草芥一般,你试着在田间篱落寻找吧。注释
唐安:地名。薏米:一种谷物。雕胡:古代的一种谷物,类似小米。芡实:水生植物果实,形似鸡头米。腴:肥美。项脔:指颈部的肉。飧酪:晚餐和乳制品。东归:返回东方。草菅:比喻微贱或被忽视的事物。篱落:农家的篱笆边,代指田野。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薏苡》,主要描绘了他在初次品尝唐安地方特产薏米时的惊喜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薏米的色泽("白如玉")、口感("滑欲流匙")和香气("香满屋"),将其比喻为芡实,形容其硕大且美味。诗人还提到,薏米虽美,但并不常见,以至于他想带回东方也难以寻觅,只能向人询问却无人识得。最后,诗人感叹这种被世人忽视的好食材,暗示其价值如同被弃的野草,呼吁人们去篱笆间寻找和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生动,既展示了薏米的诱人之处,又寓含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