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正当狂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形式:古风翻译
安州的老人心硬如铁,他的心肠却像小孩般天真。他不吃五谷只吃蜂蜜,笑着指点蜜蜂,视其为施舍者。在蜂蜜中隐藏着诗人的灵感,百花百草竞相展现姿态。老人品尝蜂蜜时,偶尔会吐露,引导世间好奇的小孩。小孩得到诗歌就像得到蜜糖,蜜糖中有治愈百病的力量。在疯狂追求无果时,读诗一笑,烦恼全消。苏东坡先生待人公正,有人欢喜有人不满。这就像品茶,甘苦交织,不如蜂蜜中的甜蜜滋味。因此我托你寄去双龙饼,镜子中映照出双龙的倒影。三吴六月酷暑如汤,老人的心境却如双龙井般清凉。注释
心似铁:形容心肠坚硬。小儿舌:比喻言语天真。檀越:佛教用语,指施主。蜜中有诗人:比喻灵感来自日常事物。千花百草:形容自然景色丰富。痴小儿:形容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孩子。双龙饼: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饼,有象征意义。双龙井:可能指井水清澈如两条龙。鉴赏
此诗描绘了安州一位老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蜜的珍视。"心似铁"形容其坚韧不拔,对待蜜如同小儿对待舌头般宝贵。"不食五谷惟食蜜"表明老人几乎只食用蜂蜜,而非其他粮食。笑指蜜蜂作檀越,檀越为佛教中的一种清净之地,这里比喻蜜蜂的勤劳纯洁。
"蜜中有诗人不知"暗示诗人可能未意识到蜜中的更深意蕴。"千花百草争含姿"则是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蜜蜂采集时所见到的丰富多彩。老人咀嚼时一吐,似乎在分享这份甘甜给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用得诗来比喻得到蜜的喜悦,"蜜中有药治百疾"则是说蜜蜂采集的蜜不仅可口,也含有医疗之效。诗人在狂热地追寻风景时,一笑间便忘却了世间百忧。
东坡先生(苏轼)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这里反映出社会关系复杂,不如食蜜中的边甜简单纯粹。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生活之甘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