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长苍苔满钓矶,坐令秋暑敛馀威。
天高月破残云出,野旷风惊蠹叶飞。
终岁锄犁犹不饱,万家砧杵独无衣。
早知竟坐儒冠误,射虎南山未必非。
形式:七言律诗押[微]韵翻译
雨水长满钓鱼石,似乎让秋天的暑气收敛了余威。天空高远,月亮穿透残云而出,野外空旷,风吹过使枯叶纷飞。整年辛勤劳作的人们依旧吃不饱,万家人家却只有砧板声而无新衣可穿。早知读书人最终会因书误一生,也许在南山射虎也能有别样生活。注释
钓矶:钓鱼的岩石。秋暑敛馀威:秋天的暑气减弱。蠹叶:被虫蛀的叶子。儒冠误:读书人误入歧途。南山:泛指南方或远方的山。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思四首(其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雨长苍苔满钓矶”,通过描绘雨后钓台上的青苔蔓延,展现了秋季湿润而略带寂寥的环境。次句“坐令秋暑敛馀威”则暗示夏季余热已消退,秋意渐浓。
第三句“天高月破残云出”,写出了秋夜的开阔与明亮,月亮穿透云层,给寂静的夜晚带来一丝光明。第四句“野旷风惊蠹叶飞”,进一步渲染了野外的空旷,微风吹过,枯叶飘零,寓意时光流逝。
第五、六句“终岁锄犁犹不饱,万家砧杵独无衣”,诗人以农夫的辛劳和贫苦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参与农事的遗憾。
最后两句“早知竟坐儒冠误,射虎南山未必非”,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如果当初选择像武夫那样射猎,或许生活会有所不同,表达了对过去选择读书做官的后悔,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