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形式:古风押[阳]韵翻译
在金陵的劳劳亭送别友人,路边蔓草丛生。古人的深情像东流的水,此地秋风吹过,白杨叶落,满是哀愁。我乘坐着小船,如同康乐一般,朗诵着清冷的河水,仿佛有夜霜飞舞。昔日听说牛渚的诗篇有五章,今日来到此处,又怎能不感慨万分,如袁家郎一般。寒冷的苦竹声在秋月下回荡,独自一人宿在此处,归乡的梦漫长无尽。注释
劳劳:劳劳亭,古代送别之地。蔓草:蔓延生长的草。离离:茂盛的样子。东流水:比喻时间流逝或情感绵长。悲风:凄凉的风。愁白杨:借白杨表达哀愁。素舸:白色的船。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这里代指诗人自己。朗咏:大声吟诵。牛渚:地名,有著名的牛渚矶。袁家郎:可能指的是袁宏,东晋诗人。苦竹:象征凄凉。空帘:空荡荡的帘子,形容孤独。归梦长:归乡的梦漫长。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苦之情,通过对金陵送客堂的描述,展现了古人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之间的交融。开篇两句“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即设定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心境及所处环境,用“劳劳”来形容送客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蔓草离离”则是景象的描写,通过野草生长于道路旁边,映射出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
接着,“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古情”指的是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东流水”则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无法挽回。而“此地悲风愁白杨”,则是诗人对这片土地和自然环境的感受,“悲风”、“愁白杨”都透露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中,诗人似乎在试图通过行船和吟咏诗歌来释放心中的忧伤。这里的“乘素舸”表明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康乐”则是与友人共同的愉悦之情;“朗咏清川飞夜霜”则展示了诗人的豪放风格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
再往下,“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中,诗人回忆过去在牛渚听过五言诗,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这里“昔闻”表明是过去的记忆,而“今来何谢”则是在询问现在为何要感谢袁家郎,暗示了一种深厚的情谊。
最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中,诗人通过对环境声音的描写和个人寂寞之情的表达,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这里的“苦竹寒声”给人一种凄凉孤寂之感;“独宿空帘归梦长”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所体会到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无尽回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情、历史沧桑以及个人的生命轨迹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