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中宵阴,微冷先枕席。
回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
落落出岫云,浑浑倚天石。
日假何道行,雨含长江白。
连樯荆州船,有士荷矛戟。
南防草镇惨,沾湿赴远役。
群盗下辟山,总戎备强敌。
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
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
留滞一老翁,书时记朝夕。
形式:古风翻译
寂静的山中夜晚,微凉侵袭着床席。拂晓的回风吹过,万物在晨光中显得凄翠。孤云从山峦间飘出,大石倚靠蓝天。阳光借道而行,雨滴融入长江的白色波涛。荆州的船只连绵,士兵们扛着矛戟准备出发。南边的防线凄凉,人们冒雨前往远方服役。盗贼侵入山谷,将领们严阵以待强大的敌人。水深云淡,划桨声各不相同。渔舟停歇,渔夫唱着民谣,背着柴薪的行人也加入其中。一位老人滞留此地,记录着每日的时光。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关心和对战争苦难的同情。
“空山中宵阴,微冷先枕席。”这两句设定了一个清晨的山间环境,山中阴气未散,天气尚寒,将士们已经起床准备作息。
“回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随着早风的吹拂,曦光初照,万物显露出青翠欲滴的颜色,生机勃勃,却也预示了一天的艰辛即将开始。
“落落出岫云,浑浑倚天石。”诗人通过对山中云雾和巨石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边塞之地的雄伟与险峻,以及其中蕴含的力量与坚韧。
“日假何道行,雨含长江白。”时间在流逝,阳光或阴雨都在提醒着将士们必须出征的责任和使命,而那被云雾掩映的长江水面,也象征着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
“连樯荆州船,有士荷矛戟。”战船连绵,一批又一批的将士手持兵器,准备迎敌,这里展现了战争前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的英勇姿态。
“南防草镇惨,沾湿赴远役。”边塞之地的自然环境严酷,将士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长途行军,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群盗下辟山,总戎备强敌。”山中匪徒的活动增加了边境的不稳定性,而将士们则要做好准备,以对抗那些强悍的敌人。
“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水鸟,也似乎找到了各自适宜的生存之道,这或许是在暗示战争中的生灵都在寻求自己的生存方式。
“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渔民的小船在水面上缓慢前行,而那些背负重担的旅人则唱着悲凉的歌谣,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中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留滞一老翁,书时记朝夕。”诗篇最后,一位年迈的老者被留下,他记录着白天与夜晚的往事,或许是在回忆那些战争带走的青春岁月,以及那些永不再来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