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送杨山人归嵩阳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07阅读数:0

唐-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形式:古风

翻译

不到嵩阳转眼过去十年,从前隐居的心事已经徒然。一二位老朋友不能相见,少室山的三十六峰还在眼前。夷门的初春二月柳条泛绿,流莺数声令人热泪沾衣。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招我,知道你以此来忘掉帝力。山人一心前往嵩阳路,只留下无穷眷念长久回忆。

注释

嵩阳:隋唐时县名,在嵩山之南;唐武后时期改称登封(今属河南)。动:近。心事:指欲隐居嵩阳之事。徒然:枉然,空然,意谓不能实现。三十六峰:嵩山有三十六峰。犹眼前:依然还在眼前。夷门:战国大梁的城门。在今河南开封县城内。战国时魏国的贤士侯赢为夷门监者。流莺:莺鸟。流,谓其鸣声圆转。不我招:即不招我之意。帝力:帝王的作用,指皇权统治。眷眷:同睠睠,反顾的样子,表示心里顾念很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送杨山人归嵩阳》。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岁月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这里的“一二”是指稀少或难得,说明与旧友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三十六峰”则是嵩山的一部分,这里用它象征着依然如故的自然景观,与人的变迁形成对比。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致和诗人内心的伤感。“夷门”是地名,嵩阳之地;“柳条色”则是初春时柳树萌动的样子;而“流莺数声泪沾臆”中,“流莺”即黄鹂鸟鸣叫的声音,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这两句则是对杨山人隐居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赞美。“凿井耕田”指的是简单的农耕生活;“不我招”意味着这种平淡生活并不吸引诗人自己;而“知君以此忘帝力”则是说通过这样的隐居,杨山人能够超脱世俗功名之争。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山人”即指杨山人;“嵩阳路”是朋友归去之地;而“惟余眷眷长相忆”则是诗人的深切留念,表明了这份友谊在诗人心中的重要位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一种理解与尊重。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