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江上打头风。吼层空。卷飞蓬。
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
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濛濛。
梁溪只在太湖东。长儿童。学庞翁。
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
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
形式:词词牌:江城子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李纲的《江城子·其二》。诗中描绘了春日江上之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家书不通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客愁与归思。
“春来江上打头风”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江上的微风似乎也带着春意。紧接着,“吼层空。卷飞蓬。”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蓬草,被卷起在空中飞舞,如同大自然的盛宴。
“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这两句,用“云涛”和“雪浪”来比喻波涛汹涌的江水,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江景的独特感受。这里的“雪浪”可能并非真实的雪,而是形容江水的白浪。
接下来的“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濛濛。”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怀念。烟雨朦胧的气氛加深了这种情愫。
“梁溪只在太湖东。长儿童。学庞翁。”此处提到的是诗人李纲的家乡,梁溪位于太湖之东,而“长儿童”及“学庞翁”则是对往昔时光的一种怀念,仿佛在诉说着家园的温暖。
最后,“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诗人通过未能收到家信这一事实,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消息传递之慢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战乱(“金鼓”常用来比喻战争)即将结束、能够平安返回故乡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在春日江上的独特体验和对家园深切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