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早秋山中作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05阅读数:0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形式:七言律诗押[支]韵

翻译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注释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故篱:故乡。尚平:即尚长(尚子平)。一作“向平”。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蛩响:犹蛩声。蛩:蟋蟀。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期:约,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早秋时节于山中所感所思。开篇“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平淡与无奈的态度,同时又展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接着,“岂厌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迟”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比古代诗人陶渊明迅速辞官归隐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中仕途升迁之慢的不满。这里的“岂厌尚平婚嫁早”可能是在借古人的早婚早嫁来比喻自己对仕途的不满,而“卻嫌陶令去官迟”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及时辞官归隐的抱怨。

下面的“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两句,是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蛩和蝉都是秋天才会鸣叫的声音,它们急促或低沉的声音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悲凉之情。

最后,“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两句,则是诗人在山中感受到了极度的寂寞和孤独。柴门即柴扉,是指家乡的门户,这里的“寂寞柴门人不到”表达了家园无人问津的凄凉景象。而“空林独与白云期”则是诗人在这寂寞中,只能与山中的白云为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伍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孤独、寂寞而又充满哲思的山居生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自由生活的向往。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