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
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遂恐生死隔,永与云山违。
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
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
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
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形式:古风押[微]韵翻译
十年遍游名山,自己动手做山服。希望能结束婚姻,手牵手共度晚年在青翠山色间。未曾料到世俗牵绊,陷入危险境地。刑法并非我所长,陷阱使我威望受损。深怕从此生死相隔,永远与山水无缘。今日又逢何日,轻装出行心自由。向佛祖行大礼,抬头泪流满面。灵山法会还未散去,众神之光依旧灿烂。愿随两位圣者而去,洗尽千年罪孽。竹溪月夜下徘徊,空翠如烟缭绕。钟声悠然送别,山谷回荡依依。回首家乡的山峦,年终岁末将归向何处?注释
十载:十年。游:游览。名山:著名的山川。自制:亲手制作。山中衣:山野服装。毕婚嫁:完成婚姻。翠微:青翠的山色。俗缘:世俗的缘分。危机:危险。刑名:刑法。夙学:早年学习的。积威:积累的威望。生死隔:生死相隔。云山:山水。芒鞋:草鞋。轻飞:轻松飞翔。稽首:跪拜。两足尊:佛脚。涕挥:流泪。灵山会:佛教法会。八部:佛教中的八部天众。二圣:两位圣者。千劫非:千年的罪恶。竹溪:竹林小溪。空翠:清新的翠绿。钟声:寺庙钟声。送客:送别客人。岁晚:年末。焉归:将要回到哪里。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表明诗人长期在山中漫游,并根据山中的生活条件制作服装,这种生活让他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在。"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状态的一种憧憬和期待。
然而,"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一句却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他感到了世俗纷争带来的威胁,这种感觉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危险。"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危机是来自外界对他的误解和攻击。
诗人在面对这样的境况时,不得不担忧生与死的隔绝,以及是否能永远留在心仪的山中。"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表达了一种逃离现实的愿望,而"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则是诗人对佛祖的崇敬之情。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显示了诗人的精神寄托,他希望通过宗教信仰来洗净过去的一切罪过。"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心愿,而"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则是他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写照。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描绘了一种不舍昼景的情怀,这里的钟声和山谷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最后,"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则是对故土的一种思念,以及对未来归宿的一种期待。
此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面对外界压力时保持内在平静与信仰之美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