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形式:五言律诗押[真]韵翻译
灞水岸边风雨停息后,傍晚时分频繁看见成群大雁飞过。异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里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孤独的人。空旷的园子里白露滴滴落下,简陋的屋舍旁只有野僧为邻。我在此郊外小屋中寄居已久,不知通过哪一扇门能让我这样的身躯有所作为。注释
灞原:灞水岸边的平原地带。风雨定:风雨停止。雁行频:大雁成群频繁飞过。落叶:落叶飘零。他乡树:异乡的树木。寒灯:昏暗的灯光。独夜人:孤独的夜晚中的人。空园:空旷的园子。白露滴:露珠滴落。孤壁:简陋的墙壁。野僧邻:与野外的僧人为邻。寄卧:寄居、躺卧。郊扉:郊外的门户,指郊居之处。久:很长时间。何门:哪一扇门,引申为何种途径。致此身:使自己得到任用或实现自身价值。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孤独的秋夜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深刻。
首句“灞原风雨定”,设定了一种秋末的景色,风雨过后的一片宁静。紧接着,“晚见雁行频”则描绘出夜色渐浓时偶尔可见的候鸟飞越,增添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感伤。
“落叶他乡树”,通过落叶来强调季节更替和流转变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随后的“寒灯独夜人”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孤独,寒冷的灯光映照出诗人的独自一人度过漫长夜晚。
中间两句,“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通过对空旷园林和野僧居所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那种超脱世俗、寂寞幽深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末尾两句,“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以来寄居异乡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命运和自身处境的无奈感问。这不仅是对个人的遭遇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环境和个人际遇的一种深刻的省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复杂心理,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