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宿晋昌亭闻惊禽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6-22阅读数:0

唐-李商隐

羁绪鳏鳏夜景侵,高窗不掩见惊禽。

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树更深。

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

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

形式:七言律诗押[侵]韵

翻译

孤寂的情怀在夜晚侵袭,高高的窗户未掩映,惊动了栖息的鸟儿。飞翔的鸟儿落在弯曲的水边,烟雾刚刚散去,南塘边的树木更显幽深。胡马的嘶鸣与榆树林中的笛声交织,楚地的猿猴叫声混杂着橘林中的捣衣声。离群的鸟儿挂在枝头,不知有多少哀愁,虽然相隔遥远,但心意相通。

注释

羁绪:孤寂的情怀。鳏鳏:形容孤独无伴。高窗:高高的窗户。惊禽:受惊的鸟儿。曲渚:弯曲的水边。烟方合:烟雾刚刚散去。南塘:南方的池塘。树更深:树木更显幽深。胡马:北方的马。榆塞:榆树林,可能指边塞。笛:笛子。楚猿:楚地的猿猴。砧:捣衣石,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失群:离群的。挂木:挂在树枝上。何限:多少。天涯:极远的地方。此心:共同的心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静谧中被鸟鸣声惊扰的场景。"羁绊鳏鳏夜景侵"一句,通过"羁绊"和"鳏鳏"两个字眼,营造出一种幽暗而又有些许不安的氛围。高窗不掩,意味着诗人甚至连逃避现实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面对这种惊扰。

接下来的"飞来曲渚烟方合,过尽南塘树更深",则描绘了一种空间感和视觉上的层次感。"飞来曲渚"可能是指夜色中水面的微波,而"烟方合"则可能暗示了一个时间的节点,即夜色渐浓之时;"过尽南塘树更深"则是空间深度的进一步强调,意味着诗人所处的位置越来越远离喧嚣。

在下一联中,"胡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杂橘村砧",出现了两个鲜明的意象:胡马的嘶鸣声和边塞的笛声,这两者都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边疆寥落之音;而"楚猿吟杂橘村砧"则是对南方某个山林中的夜晚场景的描写,"楚猿"指的是一种鸟类,而"橘村砧"则可能暗示了一种古朴和静谧。

最后两句"失群挂木知何限,远隔天涯共此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失群"意味着迷路或者失去了方向,而"挂木"则是古代游子寄情之举;"远隔天涯"强调了空间上的遥远,而"共此心"则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与故乡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不论时空如何变迁,都不会消散。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声音和心理状态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于外界干扰的不安,也有对于内心深处故乡情怀的执着。这是一种典型的唐代诗歌风格,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