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形式:五言律诗押[支]韵翻译
芬芳的春意如何能早早到来?孤独而荣耀的花朵也自感危殆。更加怜惜那柔弱的花蒂,它不因严冬的侵袭而改变。清晨的雪花哪会与之嫉妒,阴冷的风却已屡次吹袭。尽管香气依然如故,但随风飘荡又有谁知道呢?注释
芳意:芬芳的春意。何能:如何能够。早:早早。孤荣:孤独而荣耀的花朵。亦:也。自危:自感危殆。更:更加。怜:怜惜。花蒂:花朵的基部,连接茎和花朵的部分。弱:柔弱。不受:不接受,不因……而改变。岁寒:严冬,寒冬。移:移动,此处指受到侵袭或影响。朝雪:清晨的雪花。那:哪。相妒:与之嫉妒,与花朵相互嫉妒。阴风:阴冷的风。已:已经。屡吹:屡次吹袭。馨香:香气浓郁。虽:虽然。尚尔:仍然如此,依然如故。飘荡:随风飘动,无定所。复:又。谁知:有谁知道。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庭梅咏》,通过描写庭院里的梅花,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和自危感。
“芳意何能早”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盛开的渴望,但又意识到这种美好难以长久。"孤荣亦自危"则透露出诗人因自己孤傲而感到不安的心情。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这两句,诗人对梅花的脆弱产生了同情,感叹它无法承受时间和严寒的考验。这里的“花蒂”指的是未完全开放的梅花,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理解。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则描绘了梅花所面临的严酷环境——早晨的雪花和连续不断的阴冷风暴,这些都是对梅花生存的一种威胁。
最后,“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即使还保持着芬芳,但它的香气在空中飘散,却不知能给谁带来欣赏和享受。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梅花这一载体,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自然界中生命脆弱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