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
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
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
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
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
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
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
形式:古风翻译
金钱能买通鬼神,但贫穷时却受鬼神戏弄。屋檐下的燕子陪伴百年时光,屋上的乌鸦预示着世事变迁。小小的官职无法解决饥饿问题,人生的道路与初衷相悖。挑选牛也有其规律,种植树木也有相应的学问。如何才能拥有两顷田地,过上陶渊明般的隐居生活。在阳光下背对青山,鸟儿的鸣叫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试着数数门前的访客,一年中又有多少人遭遇不幸。注释
鬼:迷信中的超自然力量。百年堂前燕:长久的陪伴。屋上乌:世事无常。微官:小官。壮图:宏大的理想。相牛:相马术。种树:农耕知识。二顷:两顷田地。渊明庐:陶渊明的隐居处。曝背:晒太阳。鸟鸣人意舒:鸟鸣声带来愉快心情。门前客:来访者。覆车:翻车,比喻失败或灾祸。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书怀示友十首》中的第六首,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反思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揭示了社会现实,指出金钱在某些情况下能左右人的生活,而贫穷则可能受到他人的嘲笑。接下来,“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以燕子和乌鸦比喻世事无常,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法掌控。
诗人感慨自己担任的小官无法解决民生疾苦,与最初的抱负相违背。“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引用典故,表达出即使有知识和经验,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他渴望拥有田地,过上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的生活,享受“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的宁静。
最后两句“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通过描绘门前车马的繁忙,暗指官场的纷扰和风险,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陈与义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