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形式:乐府曲辞押[灰]韵翻译
梅岭的梅花初放,而天山还未见雪花飘落。雪覆盖的地方仿佛花儿盛开,花儿旁边又似被雪环绕。梅花随风飞进舞者的衣袖,也点缀在妇女的妆台之上。遥远的匈奴之地有数万里之遥,春天到来时他们也许都不知道。注释
梅岭:指江西的梅岭,以梅花著称。花初发:花朵刚刚开放。天山:位于中国西北部,冬季多雪。雪未开:意指未下雪。雪处疑花满:看到雪地,误以为是花儿遍地。花边似雪回:花瓣边缘像雪一样洁白,与雪相映成趣。舞袖:舞者的衣袖,象征着舞蹈。妆台:古代女子梳妆打扮的地方。匈奴: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几万里:形容距离极远。春至不知来:春天到来时,匈奴之地可能还未察觉。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美丽画面。开篇两句“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既点明了季节,又勾勒出了南北气候迥异的景象。接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则巧妙地使用对比手法,使读者无法分辨梅花与雪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中带雪的奇妙境界。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风吹拂下,梅花瓣随风起舞,轻盈飘逸,如同女子在妆台前涂脂抹粉,既增添了一份柔美的情趣,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最后两句“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则是一种诗人对边疆未知春意的遐想。匈奴指的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所处之地远离中原,不知春天的消息,更强化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独特,将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丰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