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形式:四言诗翻译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注释
袍:长袍,即今之斗篷。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同仇:共同对敌。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作:起。戟: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裳:下衣,此指战裙。甲兵:铠甲与兵器。行:往。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之一。这首诗名为“无衣”,表达的是战士们在战争中的共同牺牲与坚守。通过反复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诗人强调了战士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团结一致,以及他们对战斗装备的重视。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军人的忠诚与勇敢,也展现了战争时期人民的共同命运与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