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
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形式:词词牌:剪牡丹翻译
绿色的原野与天空相连,清澈的水面映着天青,素雅的颜色荡漾着,一片洁净。柔软的柳枝轻轻摇曳,飘落的柳絮没有留下痕迹。日落时分,人们踏上归途,身着轻薄衣物的人们竞相采摘花草,仿佛能踏波而行。停泊在烟雾笼罩的沙洲,暮色中的春天景色如画,彩带红绳整理得整整齐齐。在画船上,绣屏前,微风静止,金凤琴的两个弦槽响起,弹奏出穿越古今的深沉思绪。琴声中,如同玉盘中散落的大小珍珠,酒液沾湿了女子的面庞,花朵的鲜艳与她的美丽相映生辉。再次聆听,仿佛听到汉宫妃子的歌声,江面空旷,月光静谧。一曲终了,江面只剩月色,寂静无声注释
野绿:野外的绿色。天青:天空的青色。素色:清淡的颜色。汀洲:水边的平地。修巾薄袂:长巾和薄衣。凌波:踏水而行。彩绦朱索:彩色的带子和红绳。金凤:古代乐器名。幽思:深远的思绪。玉盘:比喻琴声清脆。汉妃:古代宫廷中的妃子。江空月静:江面空旷,月光宁静。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景图。开篇“野绿连空,天青垂水”,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绿意盎然的野地连绵至天边,而天空之蓝如同垂落的水流,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素色溶漾都净”则是对周遭环境纯洁无暇的描写,整体色彩以素雅见长。
接下来的“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通过柳树的摇曳和絮花的纷飞,传达出春日的温婉与生动。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而絮花则如同无形的轻纱,在空中飘散,无迹可寻。
“汀洲日落人归”,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人们开始返回家园。紧接着,“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则是对人们在这个美好时光中的活动进行的细腻刻画。人们穿着轻薄的衣物,摘取花朵和青翠的嫩叶,似乎在进行一场收集自然馈赠之美的比赛。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中,“凌波”可能指的是船只在水面上轻盈地前进,而“泊烟渚春暝”则是对船只停靠在春夜的柔和光影中的描写。这里的意象丰富,既有动态又有静谧。
“彩绦朱索新整”,可能是在描述某种装饰物或服饰,其色彩斑斓,经线缠绕,给人以精致与美观之感。“宿绣屏、画船风定”则是对夜晚环境的描写,绣有花纹的屏风下,画舫中的人们享受着微风带来的清凉。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这里的“金凤”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而“双槽”则是它的组成部分。诗人通过音乐传达了超越时空的深远思想,似乎在询问,这些幽深的情感,又有谁能理解。
“玉盘大小乱珠迸”,或许是在描绘一种盛宴或者装饰物,其中玉盘上的珍珠散落无序。“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则是对宴席上人们饮酒、享乐的景象,以及鲜花与美人的和谐共存进行的描写。
最后,“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诗人在此强调了再次聆听的重要性,并且将“汉妃一曲”置于句末,作为整个场景的高潮。这首曲子似乎包含着极其深远的情感,而“江空月静”则是对夜晚宁静江面上明月映照下的美好境界进行的描写。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人们在其中活动和情感的生动表现,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好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