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幕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閒。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受。
“空庭得秋长漫漫”一句,通过描绘庭院中秋意的渲染,传递出一种萧瑟而寂静的氛围,设置了全诗的哀愁情调。接着,“寒露入幕愁衣单”则更深化了这种感受,露水浸湿的衣服,增添了一丝秋夜的凉意和孤独。
“喧喧人语已成市”表明了外界的热闹,而“白日未到扶桑间”则是诗人希望时间能够倒流,以便再次追寻往昔,但这只能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
“永怀所好却成梦”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永恒眷恋,这些美好的时光和所爱之物如今都化作了梦境。接着,“玉色彷佛开心颜”则是在描述梦中的景象,或许是某种美好的回忆。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与过去所爱之物或人再次相聚,共享那份清辉明亮的月光,但这种愿望似乎也只能在梦中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秋意的描绘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伤和超越现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