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
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门临商于路,有客憩檐前。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
呱呱三儿泣,茕茕一夫鳏。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
襁负且乞丐,冻馁复险艰。
唯愁大雨雪,僵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家贫与亲老,睹翁聊自宽。
形式:古风翻译
流放之年接近尾声,早晨起来厨房没有炊烟。幸好还有温暖的阳光,挂在南方的天空边。夕阳已经很高,照得如同春天般温暖。我家门临大道,常有行人歇息屋檐前。老翁和病弱的老妇,头发都已斑白。三个孩子哭声嘈杂,孤独的男人成了鳏夫。家中粮食少得可怜,路上盘缠也仅剩少许。全家聚头却无食物,脸色憔悴衣衫单薄。询问他是哪里人,答说是长安来的。去年关辅地区大旱,他为了找活计去了穰川。妻子死在他乡,他贫穷而思念故乡。故乡虽近在咫尺,却被秦岭和蓝关阻隔。山路深邃号称六里,山路险峻名为七盘。他们背着孩子乞讨,又冷又饿处境艰难。只担心下大雨雪,冻死在山谷之间。我听到他的讲述,倚着门独自感叹。你是流离失所的人,我是无所事事的官员。我在左迁后没有俸禄,奉养双亲缺乏丰盛的食物。回想起从做官以来,转眼已过去十年。我戴着破旧的帽子,空有官职却只能吃粗茶淡饭。文书笔墨都毫无用处,被贬谪本就理所当然。面对家贫和父母衰老,看到老人让我稍感宽慰。注释
谪居:被贬谪居住。晨起:早晨起来。高舂:夕阳。商于路:大道。皤然:形容头发斑白。茕茕:孤独的样子。斗粟:少量粮食。冗散官:闲散无事的官员。峨冠:形容帽子破旧。黔首:古代对百姓的称呼。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流亡者的生活困境和内心哀伤。首句“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表明了主人公的家已经荒废,早上没有炊烟升起,反映出家庭贫困且可能已无人居住。接着,“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则是对唯一可以依靠的太阳表示依恋,它挂在南方的荣华之中,为主人公提供了温暖。
“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写出了炉火的旺盛与温暖,如同春日般。然而,这种温暖并未带来食物,“门临商于路,有客憩檐前”则是说家门前就是繁忙的商业之路,但即便如此,也无人给予粮食。
接下来的几句“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呱呱三儿泣,茕茕一夫鳏”描绘了一个家庭的凄凉景象:年迈的父亲和生病的母亲都已经白发满头,而孩子们也在啼饶中哭泣,家中之贫困可见一斑。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更是直接指出了家庭的经济窘境,没有足够的粮食,也没有多余的钱财,家中聚集的人们都显得饥饿且冷。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表明了主人公询问别人的籍贯,对方回答说是家乡在长安,而去年的干旱导致了粮食的短缺和迁移。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则是主人公表达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因为妻子已经在外地去世,而自己也只能远离家园,思念却被山川阻隔。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襁负且乞丐,冻馁复险艰”描绘了旅途的艰难和危险,主人公不得不背负着孩子四处乞讨,而旅途之中又充满了寒冷与艰辛。
“唯愁大雨雪,僵死山谷间。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则是对恶劣天气和可能导致的死亡所表现出的忧虑,同时也在倾听他人的话语中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悲凉。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左宦无俸禄,奉亲乏甘鲜”表达了作者自己也是一个漂泊不定的官员,对于没有固定俸禄的担忧,以及对父母的供养之忧。
“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则是回忆起自己从政以来的岁月匆匆,而如今仍在外地漂泊,对于官职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家贫与亲老,睹翁聊自宽”最后几句是对自己学问无成,只能任凭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在安慰自己虽然家贫且年迈,但至少还有父母可以依靠。
整首诗通过对流亡生活的刻画,表现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面对困境时内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