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薄名宦,所愿得早休。
奔走三十年,镜中霜鬓秋。
归踏长安道,恍然皆旧游。
处处见题名,始惊岁月遒。
西湖隔城门,放浪输白鸥。
当时见种柳,已足系巨舟。
挂冠当自决,安用从人谋。
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
形式:古风押[尤]韵翻译
我一生轻视官场名利,只希望能早日退休。奔波了三十个年头,镜中的我已是满头秋霜。踏上回长安的道路,仿佛一切旧时游历都浮现眼前。每处看到自己的名字,才猛然惊觉时光匆匆流逝。西湖虽近在咫尺,却不如白鸥自由自在。当年看见种下的柳树,已足够让我回忆起往昔的壮志。辞职应当由自己决定,何必听从他人的谋划。不要让有限的生命,承载无尽的忧虑和愁苦。注释
薄:轻视,轻微。宦:官职,官场。早休:早日退休。奔走:忙碌,奔波。霜鬓:白发,表示年龄大。恍然:忽然,如梦初醒。题名:刻名,留名。岁月遒:岁月紧迫,时间飞逝。西湖:中国著名湖泊。放浪: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白鸥:水鸟,比喻自由生活。挂冠:辞官,解除官职。自决:自己决定。谋:计策,商议。有限身:有限的生命。无尽愁:无穷无尽的忧虑。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还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平生薄名宦”直接表明了他对仕途名利的淡泊态度,接着“所愿得早休”表达了他渴望早日退休的愿望。诗人回顾自己三十年的奔走生涯,感叹镜中的白发已显秋意,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归踏长安道,恍然皆旧游”描绘了诗人即将回归故乡的情景,那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如同旧日游历般恍惚。“处处见题名,始惊岁月遒”则进一步强调了岁月无情,自己的功名事业似乎并未带来预想的满足,反而让诗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紧迫。
“西湖隔城门,放浪输白鸥”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羡慕白鸥自由自在的生活,暗示自己愿意像白鸥一样在自然中放浪形骸。“当时见种柳,已足系巨舟”借种柳寓言,表达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简单的种柳之事也能带来内心的安定。
最后两句“挂冠当自决,安用从人谋”表达了诗人决定自己选择归隐的决心,不再依赖他人的意见或计划。“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告诫自己不必让有限的生命承载无穷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