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三高亭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5-03阅读数:0

宋-罗与之

灼灼曾晖渐欲西,长桥弭棹倚栏时。

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

一舸功成非本志,三秋归思亦何迟。

始终唯有天随子,笑却旌招理钓丝。

形式:七言律诗押[支]韵

翻译

明亮的阳光逐渐西斜,我停船在长桥,倚着栏杆欣赏。湖面广阔,寒光闪烁,山色朦胧如黛眉轻抹。虽然一叶扁舟成功,但这并非我初衷,秋天的归乡之情为何如此漫长。始终只有天随子,他笑着拒绝了旌旗的招引,只愿持竿垂钓。

注释

灼灼:形容阳光鲜明。晖:阳光。弭棹:停止划桨。寒鉴:寒冷的水面,如同镜子。黛眉:青黑色,比喻山色。本志:本来的志向。旌招:旗帜招引。理钓丝:整理钓鱼的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日落时分,诗人罗与之在长桥上乘舟倚栏,欣赏湖光山色的景象。"灼灼曾晖渐欲西"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西沉的壮丽景色,"长桥弭棹倚栏时"则展现了诗人悠闲的时刻。接下来的"湖光渺漭浮寒鉴,山色依稀抹黛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寒镜,山色如黛眉轻描,形象地表现出湖光山色的宁静而朦胧。

诗人感慨"一舸功成非本志",暗示了他并非追求功名利禄之人,而"三秋归思亦何迟"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始终唯有天随子,笑却旌招理钓丝"收尾,表明自己更愿意像隐士"天随子"那样,笑对世俗的诱惑,享受垂钓的生活,体现出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和理想的独特感悟。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