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感遇十二首(其五)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5-03阅读数:0

唐-张九龄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形式:古风押[支]韵

翻译

鱼儿在深深的池塘中欢快游弋,鸟儿栖息于高高的树枝。可怜那朝生暮死的蜉蝣翅膀振动,它们忙碌又为了什么呢?世间万物哪有不经历变化的,为何对此我感触如此之深?神明的旨意日渐消隐,我内心的安宁又如何能够知晓?深深叹息如杨朱般无奈,只能徒然在歧路上哭泣。

注释

鱼:水生脊椎动物,种类繁多,生活在各种水域中。游乐:游玩嬉戏。深池:深度较大的池塘。鸟:一类通常有羽毛、喙和爪的温血卵生脊椎动物。栖:停留、居住。欲:希望、想要。高枝:树木较高处的枝条。嗟尔:感叹词,用于引出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慨,相当于“唉你”。蜉蝣:一种生命周期极短的昆虫,常用来比喻短暂的生命。羽:翅膀,这里指蜉蝣的翅膀。薨薨:形容虫类等众多时振翅的声音,这里描绘蜉蝣群飞的情景。亦:也。何为:做什么,为何而做。有生:有生命的存在,泛指一切生物。岂不化:难道不会变化吗。不化:不会变化,这里指不会经历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等变化。所感:所感触的事物或情感。奚:何,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或目的。若斯:如此,这样。神理:神明的法则、道理,也可指宇宙间不可言喻的规律或天意。日:日渐,一天天地。微灭:逐渐消失、减弱。吾心:我的心,即诗人自己的内心。安得:怎能,哪里能够。知:知道,了解。浩叹:深深地叹息,表示感慨、无奈或悲痛。杨朱子: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贵己”、“重己”,此处以他为代表,表达对个体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哀伤。徒然:白白地,没有效果或意义。泣:哭泣,流泪。路岐:岔路,比喻人生的困境或选择的困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九龄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鱼和鸟自然栖息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生与死、变迁不居的沉思。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两句设置了一个安宁祥和的场景,展示了鱼儿在水中自在游弋,鸟儿在树上自由翱翔的景象,这是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赞美,也隐喻着作者对于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则是一种哀叹。蜉蝣,即是指微小的昆虫,它们虽然生机勃勃,但也终究难逃自然规律的支配。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感慨。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生与死是自然界中不可抗拒的循环,任何生命都逃不过转变的命运。"所感奚若斯"表达的是作者对这种自然法则的无奈和感慨。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则是对宇宙万物生灵智慧逐渐消逝的感叹。在这样的哲学思考中,作者的心灵也随之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与困惑。

最后两句"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表达的是作者对于古代思想家如杨朱等人智慧的仰慕,同时也感受到他们思想遗产在现实中的孤立无援。"徒然泣路岐"则是对这种知识与现实之间隔阂的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宇宙以及智慧永恒性的深刻感悟和复杂情感。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