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
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形式:七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洞庭湖面秋月明,明亮如霜覆盖万顷湖水。月色如玉碗深沉在潭底,泛着波光,金杯中的酒液在浪花中闪烁。寒冷让乌鹊惊飞离巢,冷意使蛟螭躲进洞穴。更加怀念在瑶台那夜,水晶宫殿中品尝美酒的情景。注释
月:明亮的月亮。皎:洁白无瑕。湖宽:湖面广阔。万顷:形容面积广大。玉碗:比喻清澈的月光。潭底白:月光照亮潭底。金杯:泛指精致的饮酒器。浪头光:波浪反射的光芒。寒惊:寒冷使...惊动。乌鹊:鸟名,古人常用来象征不安或变化。蛟螭:古代神话中的龙类生物。瑶台:传说中的仙人居所。水晶宫殿:形容宫殿晶莹剔透。挹:舀取,此处指品尝。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秋夜月下的洞庭湖景象,诗人通过精美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首句“洞庭湖上清秋月”即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的背景,简洁明快地引出了主题。
紧接着,“月皎湖宽万顷霜”一句,描写了月光下湖面如同广阔的白霜覆盖,通过“皎”字形容月亮,传递出一种清冷而辽阔的意境。这里的“万顷霜”则增强了画面的宏伟与静谧。
第三、四句,“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运用了比喻和对仗手法,将月亮下的水波比作玉碗中翻涌的酒液,将湖面上的微波比作金杯中的碎光。这种富丽堂皇的描述,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则描绘了一幅秋夜动物活动的画面。通过乌鹊的叫声和蛟螭的潜藏,诗人传达了秋夜的寂静与生灵的适应环境,增添了一份生动性。
最后两句,“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美景的向往。这里的“瑶台”可能指代某个美好的地方或记忆,而“水晶宫殿挹琼浆”则是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描绘,体现出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通过对月下湖景与秋夜生态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