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哭崔儿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24阅读数:0

唐-白居易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

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

翻译

我珍爱的独子年仅三岁,而我已双鬓斑白步入六十岁。没想到你先我而去成为他乡之客,常常担忧我不能亲眼看到你长大成人。内心的悲痛并非因为利剑,哭瞎的眼睛也不是因为灰尘。怀抱中的期望再次落空,天空默默无语,我又一次面临邓攸那样的境地。

注释

掌珠:比喻极珍贵的孩子。儿三岁:孩子三岁的年龄。鬓雪千茎:形容头发花白,比喻年老。岂料:没想到。汝:你,指儿子。为异物:去世,死亡。成人:长大成人。悲肠自断:形容极度悲伤。非因剑:不是因为剑伤。啼眼加昏:哭泣导致眼睛模糊。不是尘:不是灰尘所致。怀抱又空:内心的期望再次落空。天默默:天空默默无声,形容无人理解的孤独。邓攸身:邓攸是历史上失去孩子的典故,这里表示作者同样失去了孩子。

鉴赏

此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侄子深切的哀悼之情。首句“掌珠一颗儿三岁”生动地描绘出崔儿稚嫩无邪的形象,而“鬓雪千茎父六旬”则反映了祖父年迈白发,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孩子与老人的年龄差异,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不易预料的哀伤。

中间两句“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之情。诗人无法接受崔儿就此离世,对于未能看到他成长为人的无尽悲痛,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力感。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内心的哀伤与外界的现象相联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撕裂和视线的模糊。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打击或物质的污染,而是源自于灵魂深处的痛苦。

最后两句“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无尽怀念。尽管现实中的怀抱再次变得空洞,但在精神层面,他仍旧选择与崔儿的灵魂相连,就如同历史上的邓攸一样,通过艺术或是文字来重塑逝者。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擅长的平实而深刻的艺术风格。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