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乾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形式:五言律诗押[支]韵翻译
荷叶菱角绿意参差不齐,初秋时节水满池塘。清晨的凉意生自北边的栏杆,夕阳余晖洒落在东边的篱笆。露珠饱满蝉鸣声也慵懒,风干的柳树显得有些衰败。我已超过潘岳二十岁,何必再为年华老去而悲伤。注释
荷芰:指荷叶和菱角。参差:形容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水满池:池塘里的水涨满了。早凉:清晨的凉爽。北槛:北边的栏杆,常用来指庭院的边界。残照:夕阳的余晖。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象征田园生活。露饱蝉声懒:露珠充足,蝉因滋润而懒得鸣叫。风乾柳意衰:风吹干了柳树,柳树显得凋零。过潘二十岁:潘岳,古代文人,此处指作者已经超过潘岳的年龄(30岁)。何必更愁悲:没有必要再为年华流逝而忧愁悲伤。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设定了整个画面:池塘中的荷花和芰草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时间已经迈入新的季节。
接着,诗人写道"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这里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清凉气息,以及夕阳西下的光影变化,给人以时序更替的感受。
在"露饱蝉声懒,风乾柳意衰"一句中,诗人通过露水滋润后的蝉虫懒惰的声音和秋风吹过后柳树叶子萎靡的景象,再次强调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
最后,"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思。这里的“过潘二十岁”指的是诗人年轻时期已经过去,通过对比古代才子潘岳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青春易逝和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同时也提醒自己不必过于沉浸在愁绪之中。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个人的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