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11阅读数:0

宋-苏轼

役名则已勤,徇身则已媮。

我诚愚且拙,身名两无谋。

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

但知今当为,敢问向所由。

士方其未得,惟以不得忧。

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

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尘埃虽未脱,暂憩得一漱。

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呦。

鞅掌久不决,尔来已徂秋。

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

王事谁敢愬,民劳吏宜羞。

中间罹旱暵,欲学唤雨鸠。

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

渭水涸无泥,菑堰旋插修。

对之食不饱,馀事更遑求。

近日秋雨足,公馀试新篘。

劬劳幸已过,朽钝不任锼。

秋风欲吹帽,西阜可纵游。

聊为一日乐,慰此百日愁。

形式:古风押[尤]韵

翻译

职务已经尽力,但为了自身却显得轻浮。我确实愚笨且拙劣,对名声和身体都缺乏深思熟虑。起初学习文书判决,近来也懂得询问犯人。只知道现在该做什么,却不敢去想过去的经历。人在未得到时,只忧虑无法得到。一旦得到又担忧失去,这种心情难以平息。就像疲惫的旅人,中途遇到清澈的溪流。虽然尘土还未洗净,但能暂时休息并漱口。我想要去南边的溪涧,春天的鸟儿开始鸣叫。忙碌已久,如今已是秋天。陵墓上的日月紧迫,府县官员频繁被抽调。王事繁重,谁能诉说?百姓劳累,官吏应感到羞愧。期间遭遇干旱,试图学着召唤雨鸠。众人合力拉一根木头,十步中往往八九次休息。渭河水干涸无泥,灾后堤坝急需修复。面对这些,连饭都吃不饱,其他事情更无暇顾及。最近秋雨充足,公务之余尝试新酿的酒。辛劳的日子总算过去,但我愚钝不能胜任精细的工作。秋风吹来,帽子似乎要被吹落,西边的高地可以尽情游览。姑且享受一天的乐趣,以此安慰百日的忧虑。

注释

役名:职务。勤:尽力。媮:轻浮。书判:文书判决。问囚:询问犯人。清流:清澈的溪流。鞅掌:忙碌。徂秋:秋天来临。篘:酿酒器具。朽钝:愚钝。纵游:尽情游览。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于仕途生活的无奈与困顿,以及对知识学习的渴望与执着。

从前半段来看,诗人自述自己虽然努力勤奋,但体格不适合武职,而身材又不适宜文职;既未得到官位,又担忧失去已有之物。这份心情如同旅途中的疲惫行者,虽未能完全摆脱尘世的羁绊,却也希望能够在清澈的溪水边暂时休憩。诗人表达了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如同春天里开始叫唤的鸟儿,但又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决心。

后半段则描写了官府中的繁忙与民间的劳苦,以及个人对于王事的无奈和对民众辛勤工作的感慨。诗人希望能像千人共同拉动一棵大树那样,集体协作来解决问题。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仍旧努力不懈,如同修筑堤防一样坚持到底。

最后,诗人庆幸自己经历的劳累已经过去,不再承担那些沉重的责任。在秋风中,他希望能够吹起帽子,去西山自由自在地游览。即使只是为了这一天的快乐,也足以慰藉百日的忧愁。

苏轼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邃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学习与个人理想的不懈追求。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