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形式:古风翻译
高高的滕王阁俯瞰着江边沙洲,佩戴美玉的宾客在此停止了欢歌曼舞。早晨画栋映着南浦的云朵,傍晚珠帘卷起了西山的雨雾。悠闲的白云在潭水中投下长长的影子,时光流逝,物换星移,经历了多少个秋天。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栏杆外的长江水独自流淌。注释
滕王高阁:指滕王李元婴建造的滕王阁。江渚:江中的小洲。佩玉鸣鸾:形容华贵的服饰和仪仗,代指贵族或贵宾。南浦云:南面渡口的云,古人常以南浦象征离别之地。珠帘:装饰有珍珠的帘幕。西山雨:西山的雨,可能指远处的雨景。闲云潭影:悠闲漂浮的云彩和潭水的倒影,形容静谧的景象。物换星移:事物更替,星辰移动,表示时间的流逝。几度秋:多少个秋天,表示时间的长久。帝子:指滕王李元婴。槛外长江:栏杆外面的长江,象征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象。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滕王高阁这一特定空间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开篇“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两句,以豪华的场面勾勒出一幅繁华已尽、歌舞升平的画面,但这些只是过眼云烟。
接着,“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捲西山雨”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无常。高阁之上,云卷云舒,与人间的繁华形成对照,增添了一份超脱世俗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主题。闲适的云彩在水面投下悠长的倒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物是人非,星辰也似乎在变换位置,秋意渐浓,这一切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最后,“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两句则直接指向了诗中的主人公——滕王,即唐代著名宰相李德裕曾居住于此的后人。这里的“帝子”是对滕王的尊称,但现在他已不在,而那高阁和长江依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长江如同时间的河流,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都要继续向前流淌,这也正印证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无尽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滕王高阁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