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善相玉,楚人乃失之。
后王不深谅,空沉沙与泥。
方歅善相马,秦穆犹见疑。
向无孙阳识,终与驽骀齐。
人生穷达在用舍,吕公许负将何为。
君不见淮阴饿隶封侯面,沛公不遇仍贫贱。
又不见新丰孤客人莫顾,可怜未入常何荐。
英雄不用则为鼠,燕颔虎头何足羡。
袁生炯炯双瞳方,走马能识人中王。
如何不带食肉相,一生奔走须眉苍。
由来目睫不自见,何必借取青铜光。
生云富贵不足取,我欲玩世聊徜徉。
昔年夏统在京洛,不说姓名惟卖药。
眼中不见贾侍中,小海歌阑风雨作。
生乎生乎如其人,飘然东归东海滨。
倘过鉴湖逢贺监,为报山人行乞身。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的《赠四明袁生廷玉》,通过对和氏璧、方歅相马的故事引出主题,表达了对袁生才华的认可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袁生像袁盎一样有识人之能,却未得施展,暗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诗人以淮阴侯韩信和沛公刘邦为例,说明人生际遇的无常,以及袁生虽有才却不得重用的境况。最后,诗人以夏统卖药、不慕荣华的形象,寄寓自己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态度,并期望袁生如能遇到伯乐鉴赏,也能像贺知章那样归隐江湖。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对人才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