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南古观里,别开仙境非尘市。
致我清跸两度临,却为突泉三窦美。
喷珠屑玉各澜翻,孕鲁育齐相鼎峙。
汇为圆池才数亩,放泺达江从此始。
朱栏匼匝接穹楼,祀者何仙钟吕子。
曲廊蜿蜒壁勒字,题咏谁能分姓氏。
过桥书室恰三楹,砚净瓯香铺左纸。
拈咏名泉亦已多,氿兹实可称观止。
曾闻地灵古所云,屯膏殄亨恐非理。
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
形式:古风押[纸]韵鉴赏
此诗描绘了济南城南古观中趵突泉的壮丽景象与深厚文化内涵。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将趵突泉的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韵巧妙融合,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首句“济南城南古观里,别开仙境非尘市”描绘了古观所在之地,远离尘嚣,仿佛是人间仙境。接着,“致我清跸两度临,却为突泉三窦美”则点明了皇帝两次亲临此处,彰显了趵突泉的非凡地位。诗人进一步描述泉水的形态,“喷珠屑玉各澜翻”,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如珍珠般跳跃,如玉屑般翻滚的壮观景象。接着,“孕鲁育齐相鼎峙”则以鲁、齐两国的象征,强调了趵突泉在地理上的重要性。
“汇为圆池才数亩,放泺达江从此始”两句,描绘了趵突泉汇聚成小湖,成为济水源头的景象,体现了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随后,“朱栏匼匝接穹楼,祀者何仙钟吕子”则展示了古观的建筑特色和祭祀活动的神圣氛围。诗人通过“曲廊蜿蜒壁勒字,题咏谁能分姓氏”表达了对古观内题咏文化的赞赏,虽无法一一辨认,但其价值不言而喻。
最后,“过桥书室恰三楹,砚净瓯香铺左纸”描绘了书室内的宁静与雅致,暗示了读书人在此处的沉思与创作。诗人感慨“拈咏名泉亦已多,氿兹实可称观止”,认为趵突泉不仅是一处名泉,更是一个值得观赏到极致的地方。然而,诗人并未满足于此,他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设想:“曾闻地灵古所云,屯膏殄亨恐非理。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希望唤醒沉睡的天龙,洒下功德之水,赋予趵突泉更多的灵性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趵突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