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十四科头(其十二)境照不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10-26阅读数:0

南北朝-宝志

禅师体离无明,烦恼从何处生?

地狱天堂一相,涅盘生死空名。

亦无贪嗔可断,亦无佛道可成。

众生与佛平等,自然圣智惺惺。

不为六尘所染,句句独契无生。

正觉一念玄解,三世坦然皆平。

非法非律自制,翛然真入圆成。

绝此四句百非,如空无作无依。

形式: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南北朝时期的高僧宝志所作,名为《十四科头(其十二)境照不二》。宝志大师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深邃理解的独到见解。

诗中首先提出“禅师体离无明”,意指禅师在修行过程中,通过去除内心的迷惑和无知,达到心灵的清净状态。接着,“烦恼从何处生?”则引出对烦恼根源的思考,暗示烦恼并非外在事物所生,而是内心意识的产物。

“地狱天堂一相,涅盘生死空名”这两句,宝志大师运用对比手法,指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生死、天堂或地狱之分,一切皆是虚幻的表象。接下来,“亦无贪嗔可断,亦无佛道可成”强调了佛法修行的内在性,即贪嗔等烦恼和佛道的追求都不是外在行为所能实现的,而在于内心的觉悟和解脱。

“众生与佛平等,自然圣智惺惺”表明了佛教的核心理念——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者的可能性,关键在于自我觉悟。这体现了佛教对众生平等的深刻认识。

“不为六尘所染,句句独契无生”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即不被外界的声色名利所干扰,保持内心的纯净,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应符合无生的真理。

“正觉一念玄解,三世坦然皆平”强调了正念的重要性,即在每一念中都能洞察宇宙的真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非法非律自制,翛然真入圆成”指出真正的佛法修行不是遵循固定的教条或法律,而是通过自我约束和内心的自由,达到圆满的境界。

最后,“绝此四句百非,如空无作无依”总结了整个修行过程,即超越了文字和形式的束缚,达到了与宇宙本源的合一,如同虚空一般,没有任何执着和依赖。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佛教修行的精髓,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