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闇授张鸦九。
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
金铁腾精火翻燄,踊跃求为镆铘剑。
剑成未试十馀年,有客持金买一观。
谁知闭匣长思用,三尺青蛇不肯蟠。
客有心,剑无口,客代剑言告鸦九。
君勿矜我玉可切,君勿誇我钟可刜。
不如持我决浮云,无令漫漫蔽白日。
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蛰虫昭苏萌草出。
形式:乐府曲辞翻译
欧冶子去世千年之后,他的精神秘密地传给了张鸦九。张鸦九在吴山中铸剑,天时、地利、神力都助力他的工艺。金属精华在烈火中升腾,剑如活物跃动,渴望成为镆铘名剑。剑铸成后十余年未曾使用,有位客人带着黄金来欣赏。谁知道剑在剑匣中常思被启用,三尺长的青色宝剑不愿蜷曲。客人有心事,剑无法开口,客人代替剑向鸦九诉说。你不要夸我可切割玉石,也不要夸我能斩断大钟。不如拿我去驱散浮云,别让它们遮蔽了阳光。让我为你施展无私的光芒,惠及万物,唤醒冬眠的昆虫,催生嫩草生长。注释
欧冶子:古代著名的铸剑师。精灵:指欧冶子的精神或技艺。张鸦九:虚拟的人物,可能是欧冶子的徒弟或传承者。吴山:古地名,铸剑之地。镆铘剑:古代名剑。客:买剑的人。匣:装剑的盒子。蟠:盘绕,蜷曲。钟:大钟,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斩断。决:冲破,驱散。浮云:象征障碍或困扰。漫漫:广大无边的样子。蔽:遮蔽。白日:阳光。蛰虫:冬眠的昆虫。昭苏:复苏,醒来。萌草:初生的草木。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属于古典诗词中的乐府体。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欧冶子传说中铸剑故事的艺术加工,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才华与社会认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先,“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闇授张鸦九”两句,诗人设定了一个神秘的场景,传说中欧冶子的剑铸技艺得到了神灵的赐予,这种超自然的元素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层传奇色彩。
接着,“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两句,描绘了张鸦九在吴山中铸剑的情景,并且强调了他不仅仅是依靠个人技艺,还得到了天地间的神秘力量。
“金铁腾精火翻燄,踊跃求为镆铘剑”一句,生动描述了剑被铸造时金属熔炼、火焰翱跃的情形,以及对制作高质量镆铘宝剑的渴望。
“剑成未试十馀年,有客持金买一观”两句,则揭示出这把剑在完成后长时间没有机会展示其锋芒,只是被人用金钱购买来欣赏外表,而非实际应用。
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在“谁知闭匣长思用,三尺青蛇不肯蟠”两句,这里的“三尺青蛇”象征着这把剑内蕴的力量和灵性,它并不愿意被束缚,而是渴望发挥其真正价值。紧接着,“客有心,剑无口,客代剑言告鸦九”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未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哀叹,通过客人的代言,让这把剑“开口”诉说出它内心的不满与渴望。
最后,“君勿矜我玉可切,君勿誇我钟可刜。不如持我决浮云,无令漫漫蔽白日。为君使无私之光及万物,蛰虫昭苏萌草出”这段落,剑通过客人的声音,对主人发出呼吁,希望不要将其比作容易被切割的玉石或是易于被刮磨的钟锅,而应该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说斩断迷雾,让阳光普照万物,这里的“蛰虫昭苏萌草出”则描绘了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剑的拟人化和神话般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社会价值实现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