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曾闻窃得灵,主司关籥镇随身。
巧还有尽无如拙,却笑天孙未识真。
形式:七言绝句押[真]韵鉴赏
这首诗《拙斋》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对“拙”与“巧”的深刻理解。
首句“大巧曾闻窃得灵”,以“大巧”比喻高超的技艺或智慧,暗示曾经有人凭借聪明才智窃取了某种灵性或精髓。这里的“窃得灵”既可理解为获取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智慧或灵感,也可解读为在某些方面达到了极致的境界。
次句“主司关籥镇随身”,“主司”指的是主管或负责人,“关籥”则象征着关键的钥匙或控制手段。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形象,即这位拥有高超技艺或智慧的人,总是随身携带着他所掌握的关键,仿佛是掌控一切的钥匙。这不仅强调了其技艺或智慧的重要性,也暗示了其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与依赖。
第三句“巧还有尽无如拙”,转折之处,诗人提出了一种反差的思考。虽然高超的技艺或智慧(巧)有着其极限,但相比之下,拙朴反而更显真实与纯粹。这里通过“巧”与“拙”的对比,表达了对简单、自然之美的推崇,以及对过分追求技巧与形式的反思。
最后一句“却笑天孙未识真”,“天孙”通常指织女星,这里借指那些在技艺或智慧上追求极致的人。诗人以幽默的口吻,指出这些人可能并未真正理解或认识到“真”的所在,即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表面的巧与繁复,而在于内在的质朴与真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巧”与“拙”的探讨,传达了对简单、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过分追求外在形式的警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