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衡岳配朱鸟,帝与作镇炎荒中。
五峰插天祝融最,突丸谁与争其雄。
吐吞熛焰屏幽魅,亿千万纪功无穷。
绝顶曾闻见海日,半岭已觉来天风。
千盘及冢夜将半,呼吸果与玄关通。
高台岌嶪碍星斗,扪天捏石身登空。
海木半发白堪掬,明霞几点碎不融。
人言此时日将出,仿佛水底离珠宫。
须臾一线吐复落,砉然万丈车轮红。
九荒八极荡无翳,照我一寸披丹衷。
归瞻神宗仰萧爽,僧衣道客行鞠躬。
悄然坐对愁四集,名山有约谁能同。
明明神君鉴鄙意,此身不向儿女终。
他年五岳倘阅遍,一息尚在叨神功。
猿呼鹤警寺钟歇,俯视下界方暄昽。
径欲身骑二龙去,御气直到扶桑东。
形式:古风押[东]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衡山观赏日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首句“峨峨衡岳配朱鸟”,以巍峨的衡山与朱鸟(传说中的南方之神)相配,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壮观的氛围。接着,“帝与作镇炎荒中”则点明衡山作为帝王之镇,守护着炎热的南方大地。
“五峰插天祝融最,突丸谁与争其雄”两句,赞美了衡山五峰直插云霄,其中祝融峰最为雄伟,无人能与其争锋。接下来的“吐吞熛焰屏幽魅,亿千万纪功无穷”描绘了衡山的神秘力量,它能驱散幽暗,保护一方平安,功绩无穷。
“绝顶曾闻见海日,半岭已觉来天风”表现了诗人对衡山之巅的向往,以及在半山腰就能感受到的天风拂面,预示着日出的即将到来。“千盘及冢夜将半,呼吸果与玄关通”则描述了诗人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内心的坚定。
“高台岌嶪碍星斗,扪天捏石身登空”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台上,伸手可触星辰,身体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亲近感。“海木半发白堪掬,明霞几点碎不融”描绘了清晨的森林与霞光,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人言此时日将出,仿佛水底离珠宫”暗示了日出前的宁静与神秘,仿佛置身于海底的珍珠宫殿之中。“须臾一线吐复落,砉然万丈车轮红”生动地描绘了日出的过程,从一线光芒到万丈红日升起,充满了动态美。
“九荒八极荡无翳,照我一寸披丹衷”表达了日出后的光明与温暖,照亮了诗人的心灵。“归瞻神宗仰萧爽,僧衣道客行鞠躬”则是诗人对神灵的敬仰与对修行者的尊重。
“悄然坐对愁四集,名山有约谁能同”流露出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孤独与渴望分享的心情。“明明神君鉴鄙意,此身不向儿女终”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神灵的理解和支持,不愿被世俗所束缚。
最后,“他年五岳倘阅遍,一息尚在叨神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有朝一日能遍游五岳,继续接受神灵的庇佑。“猿呼鹤警寺钟歇,俯视下界方暄昽”描绘了日出后,山间动物的欢声与寺庙钟声的宁静,以及下界逐渐明亮的景象。
“径欲身骑二龙去,御气直到扶桑东”表达了诗人想要乘风破浪,飞越大海,直至东方的日出之地,追求更高远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