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塞下曲四首(其四)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10-15阅读数:0

唐-常建

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形式:七言绝句押[先]韵

翻译

因为出嫁到单于而终身留恨在边疆,她的蛾眉永远埋葬在这荒凉的胡天之下。汉朝的领土离这里远达三千多里,她的青冢(王昭君墓)始终没有草木的生机,烟雾缭绕。

注释

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匈奴的君主。蛾眉:古代女子美丽的眉毛,借指美女。胡天:指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特指匈奴人的领地。青冢:指王昭君的墓,因其冢上草色常青而得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塞下曲四首》中的第四首,通过这短暂而深刻的四句,诗人表达了对边疆戍卒生活艰苦以及战争带来哀伤的深切感慨。

“因嫁单于怨在边”,此句透露了女主人公嫁给边塞将士的心境。古时婚姻多涉及政治联姻,女子往往不得不远嫁他乡,与亲人、故土告别,因此而生出对异族生活的怨恨和不甘。

“蛾眉万古葬胡天”,“蛾眉”指的是美丽的眉毛,这里借用来形象地表达女子的美貌与哀愁。诗人通过“万古葬胡天”的描写,展现了对战乱中无数生命消逝的悲痛,以及边塞苍茫荒凉的景色。

“汉家此去三千里”,这里的“汉家”指的是汉族,而“此去三千里”则形容从中原到达边疆的遥远距离,凸显了边塞之远及生活之艰难。

“青冢常无草木烟”,“青冢”即是荒凉的墓地。诗人通过“常无草木烟”的描写,传递出边塞环境的严酷,以及战死将士长眠于此、生灵稀少的悲凉景象。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深沉,通过对女性嫁到边疆生活的描绘和对战争后果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边塞生活的同情与哀悼,以及对战争废墟的无奈与悲哀。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