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惟文明,笃生哲人。若大厦斯搆,巨木既抡。
江汉濯灵,于国之南。来游来观,有兹邃庵。
于穆邃庵,奠长安之里。先民有言,人远室迩。
仞墙既辟,朗牖载启。迈心昭旷,崇志玄始。
承明既下,遵此深闳。耽耽渠渠,以造尔后生。
孰曰一室,而匪八荒。君子善居,旁达煌煌。
凡此煌煌,惟邃之功。故岳深则蓄,川汇攸同。
诞求明德,兹庵是出。出则外攘,入则内谧。
庸是基程,光我王室。帝用勤止,佥曰允谐。
三事是寄,以陟崇阶。对扬休命,执德不回。
秉国之钧,邃兹弘开。孰求勿获,胡致匪才。
以延我基绪,于皇遐哉。
形式:四言诗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邃庵》诗,通过对邃庵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其深远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诗人首先赞扬了在文明时代诞生的哲人,如同大厦构建中的巨木,暗示邃庵在国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江汉的灵秀赋予了邃庵南方的灵气,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和学习。
"于穆邃庵,奠长安之里"表达了邃庵的庄重与深远,如同安定人心的基石。接下来,诗人引用先民之言,强调邃庵虽地处偏远,但其影响力却广大无边。通过比喻门窗的开启,象征着知识的传播和心灵的开阔。
"迈心昭旷,崇志玄始",赞美了学者在此地的开阔心境和高尚志向。"耽耽渠渠,以造尔后生",鼓励后辈在此汲取智慧,成就未来。邃庵不仅限于一室,而是连接八荒,象征着文化的广泛传播。
诗人进一步指出,邃庵对于培养明德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内外兼修,既对外拓展,也对内修身。它成为国家的基石,提升了皇家威望。最后,皇帝对此深感满意,认为邃庵的教育理念与行动都符合理想,有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语言典雅,寓含哲理,充分体现了陆深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以及他对邃庵这一学术殿堂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