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元图静,田家本恶喧。
枕山通箘阁,临涧创茅轩。
约略栽新柳,随宜作小园。
草依三径合,花接四邻繁。
野妇调中馈,山朋促上樽。
晓羹犹未糁,春酒不须温。
卖药开东铺,租田向北村。
梦中逢栎社,醉里觅桃源。
猪肝时入馔,犊鼻即裁裈。
自觉勋名薄,方知道义尊。
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
形式:排律押[元]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乡间庄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庄园的自然风光与主人的日常生活。
首联“野客元图静,田家本恶喧”,开篇点明了隐士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与喧嚣的世俗生活形成对比。接着,“枕山通箘阁,临涧创茅轩”描绘了庄园的选址与建筑布局,山林环绕,溪水潺潺,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
颔联“约略栽新柳,随宜作小园”,进一步展现庄园的自然之美,通过种植新柳和开辟小园,既美化了环境,也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颈联“草依三径合,花接四邻繁”,则通过草木的生长与花朵的盛开,表现了庄园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与邻里的和谐关系。
尾联“野妇调中馈,山朋促上樽”,描绘了庄园内日常生活的温馨场景,野妇负责烹饪,山朋相聚饮酒,体现了主人与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接下来的“晓羹犹未糁,春酒不须温”,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庄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卖药开东铺,租田向北村”,展示了庄园经济活动的一面,既自给自足,又与外界有所联系。最后,“梦中逢栎社,醉里觅桃源”,表达了诗人向往理想社会的情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隐士在田园生活中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