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无为洞口作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10-14阅读数:0

唐-元结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

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

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

形式:古风

翻译

无为洞的入口春水溢满,洞边的春云洁白无瑕。喜爱此景徘徊不愿离去,让人后悔成为世俗之人。洞旁山中的僧人都在修习禅定,无欲无求也忘了岁月流转。想问他们内心却无法开口,我来到山中感到无比舒畅。

注释

无为洞:指一个虚构或实际存在的、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洞穴。春水满:春天时洞口周围的水域因雨水充沛而充满。踟蹰:徘徊,迟疑不前的样子。衣冠客:指代世俗社会中的文人或官员,这里指自己原先的身份。山僧:居住在山中的僧侣。学禅:修行禅宗的佛教修炼方法,强调内心的觉悟和平静。无求无欲:没有欲望和追求,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然状态。忘年:忘记年龄,不被时间所束缚。欲问其心:想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能问:表示有些深邃的东西难以用言语询问或表达。得无闷:感到没有烦恼,心情舒畅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无为洞口春水和云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爱此踟蹰不能去"表现出诗人对这一环境的喜爱和不愿离去之情感,而"令人悔作衣冠客"则是说这种自然景色让人感到在繁华世界中奔波无益,引起了人们对于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洞旁寺庙中的和尚们修行禅定的景象,他们的心境达到了无所求、无欲望,甚至忘却了年龄的平静状态。

最后两句"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表明诗人想要询问僧人们内心世界,但又觉得无法用言语表达,而自己在山中也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无所谓的喜悦。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禅宗修行生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