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卧蒿阳客,三违颍水春。
艰难随老母,惨澹向时人。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
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
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草书何太苦,诗兴不无神。
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
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
将恐曾防寇,深潜托所亲。
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
疏懒为名误,驱驰丧我真。
索居犹寂寞,相遇益悲辛。
流转依边徼,逢迎念席珍。
时来故旧少,乱后别离频。
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
商山犹入楚,源水不离秦。
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
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
旅怀殊不惬,良觌渺无因。
自古皆悲恨,浮生有屈伸。
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
鼓角凌天籁,关山信月轮。
官场罗镇碛,贼火近洮岷。
萧索论兵地,苍茫斗将辰。
大军多处所,馀孽尚纷纶。
高兴知笼鸟,斯文起获麟。
穷秋正摇落,回首望松筠。
形式:排律押[真]韵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对人生的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赞美。
从“独卧蒿阳客,三违颍水春”开始,诗人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困境交织的情景,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状态的一种隐喻。接着,“艰难随老母,惨澹向时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和时代苦难的深刻体验。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则是对古代隐逸生活的一种怀念,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仅是美学上的追求,更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灵寄托。接下来的“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显示了诗人对于周遭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体命运的无奈感受。
诗中还穿插着对历史人物和文学先贤的赞颂,如“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这是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与自我定位。同时,“草书何太苦,诗兴不无神”则是对个人创作困境和灵感来源的一种表达。
全诗贯穿着一种悲凉而深邃的情怀,以及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这不仅是一首技艺高超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对话和时代的深刻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