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至皓首,雅意在林谷。
退閒十五年,一官如脱梏。
抱关寻故步,谬语不可赎。
投绂赋归来,幸不至迷复。
有田可饷饥,有园可寄目。
有屋枵然大,其中无所蓄。
代步跨款段,课耕驱觳觫。
斗筲量易盈,菟裘计已足。
嘅方际时艰,已幸免僇辱。
年丰喜荐臻,我庾有新谷。
床头酒一壶,架上书数束。
酒馀取书诵,岂不胜丝竹。
水北与城南,苍筠列万玉。
更须仿元亮,剩种松与菊。
招邀文字侣,吟哦日相属。
自足了馀生,此外复何欲。
形式:古风翻译
从少年到白头,高尚的情趣在山林幽谷。十五年的退隐生活,官职如同枷锁被解脱。守门时重踏旧路,错误的话语无法赎回。辞官归乡,庆幸没有迷失自我。有田地以备饥荒,有园林可供观赏。大屋空荡无物,里面什么也没有。骑着小马耕田,驱赶着牛羊劳作。浅薄的器量容易满足,退休生活已足够。感叹世道艰难,幸而免于羞辱。丰收之年欣喜不已,仓库里满是新谷。床头放着一壶酒,书架上有几捆书。酒后翻书诵读,岂不胜过音乐。城北和城南,翠竹如玉排列。还要效仿陶渊明,多种松树和菊花。邀请文友相聚,吟诗作对日日不断。这样的生活足以度过余生,别无他求。注释
束发:少年时期。皓首:白头。雅意:高尚情趣。林谷:山林幽谷。退閒:退隐。脱梏:解脱枷锁。抱关:守门。谬语:错误话语。投绂:辞官。赋归来:归乡。饷饥:备饥荒。寄目:观赏。枵然:空荡荡。无所蓄:无物。款段:小马。觳觫:牛羊战栗。斗筲:浅薄器量。僇辱:羞辱。荐臻:丰收到来。床头酒:酒壶。架上书:书卷。丝竹:音乐。苍筠:翠竹。万玉:如玉排列。元亮:陶渊明。松与菊:隐士象征。文字侣:文友。吟哦:吟诗作对。自足:满足。馀生:余下的人生。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开篇“束发至皓首,雅意在林谷”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境界,诗人已将头发束起,表示一种超脱红尘的心态,而他的高雅情操则寄寓于山林之间。
“退閒十五年,一官如脱梏”表明诗人曾经有过一段仕途生涯,但现在已经退出了官场,将这段往事比喻为脱去了脚上的锁链,显示了一种解脱和自由的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抱关寻故步,谬语不可赎。投绂赋归来,幸不至迷复”则是诗人在回忆过往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错误言行的反思,以及庆幸自己没有再次陷入迷茫之中。
“有田可饷饥,有园可寄目。有屋枵然大,其中无所蓄”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诗人拥有可以耕种以解除饥饿的田地,可以赏心悦目的园林,以及宽敞却不奢华的居所。
“代步跨款段,课耕驱觳觫。斗筲量易盈,菟裘计已足”则是对农耕生活的描写,诗人亲自参与农业劳动,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收成和满足的生活。
“嘅方际时艰,已幸免僇辱。年丰喜荐臻,我庾有新谷”表达了对当前困难时期的感慨,同时也庆幸能够避免灾难,并且在丰收之年拥有了一片新的田地。
“床头酒一壶,架上书数束。酒馀取书诵,岂不胜丝竹”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示满足,不仅有美酒供自己享用,还有书籍相伴,这种文化的享受比起音乐更为可贵。
“水北与城南,苍筠列万玉。更须仿元亮,剩种松与菊”继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前贤元好问、王之涣(元亮)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模仿,并在自己的园中栽培着松树和菊花。
最后,“招邀文字侣,吟哦日相属。自足了馀生,此外复何欲”则表达了一种对文学朋友的召唤,以及每天沉浸于吟诵诗书之中,感到自己已经非常满足,不再有其他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田园诗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