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中岩一梦残,下岩风景亦高寒。
峡中无处堪停棹,雨后今朝始凭阑。
不用苦求毫相现,祇教长挂水帘看。
山僧劝我题苍壁,坡谷前头未敢刊。
形式:七言律诗押[寒]韵翻译
昔日中岩做了一场梦,下岩的景色同样清冷而高洁。在这峡谷中没有地方停下船,雨后今天我才初次倚栏远望。不必苦苦追寻佛像显现,只愿长久欣赏如水的瀑布挂在眼前。山中的僧人劝我题写在青石墙上,但坡谷前面我还不敢轻易刻下诗篇。注释
畴昔:从前。中岩:山中的岩石。梦残:梦醒。下岩:山下的岩石。风景:景色。高寒:清冷而高洁。峡中:峡谷中。停棹:停下船。凭阑:倚靠栏杆眺望。苦求:苦苦寻找。毫相:佛像。现:显现。祇教:只让。水帘:瀑布。山僧:山中的僧人。题:题写。苍壁:青石墙。坡谷:山坡和山谷。刊:刻写。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下岩》,描绘了诗人对下岩山水的深深感受。首句"畴昔中岩一梦残"暗示了诗人曾在此地有过梦境,而今日重游,旧梦已逝,只剩眼前景象。"下岩风景亦高寒"点出下岩环境的清冷高峻,给人以清新之感。
"峡中无处堪停棹"表达了诗人对峡中景色的喜爱,意欲停留,但又因美景太多,不知何处停下舟船。"雨后今朝始凭阑"则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气象,诗人此刻才得以倚栏欣赏这番美景。
"不用苦求毫相现,祇教长挂水帘看"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满足,他不需刻意寻找最美的瞬间,只需静静欣赏如水帘般的山景即可。最后两句"山僧劝我题苍壁,坡谷前头未敢刊"则透露出诗人谦逊与敬重之情,山僧建议他在石壁上题字留念,但他却不敢轻易在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色前留下人为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下岩的秀美与诗人的敬畏之心,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