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
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
形式:七言律诗押[青]韵翻译
团扇常常在手,我来到这个亭子,身处异乡,沉思不已。我羞于避世无高尚节操,反而觉得与人群相处时,清醒得令人厌恶。时光荏苒,随着日复一日的过去,我日渐衰老,天地间混乱何时能止?想要知道如今世间如何,就像大海中的一点浮萍,漂泊不定。注释
团扇:古代的一种圆形扇子,常用于夏日纳凉或女子装饰。他乡:指诗人所处的异地。冥冥:深沉、专注的样子,形容思绪深邃。狼狈:形容困苦、不得志的状态。波涛:比喻世事的动荡变化。萍:浮萍,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西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异乡亭中持扇独坐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团扇频挥到此亭”形象地写出诗人手执扇子,不断挥动以驱散炎热和烦忧,暗示了内心的孤寂。接着,“他乡愁坐思冥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异地漂泊和愁绪。
诗人自嘲“空羞避俗无高节”,感叹自己虽然试图远离尘世纷扰,却未能达到超然物外的高尚情操,反而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这反映了他对世俗的无奈和自我审视。“转觉逢人恶独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醒认识到现实的痛苦,周围的人似乎并未察觉他的孤独与清醒。
“岁月淹留随日老”感慨时光流逝,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感到岁月无情,同时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发出疑问:“乾坤狼狈几时宁?”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最后,诗人以“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作结,比喻自己如同大海中的一片浮萍,渺小而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的境遇抒发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曾巩诗歌的沉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