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劝学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9-16阅读数:0

宋末元初-陈普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备七尺身。

后生可畏如日出,千金之躯岂可轻。

寸阴可惜莫虚掷,百年安得长青春。

有力如虎当猛省,何况责望深父兄。

不通六籍不是学,未了三才未是人。

希圣必须志尧舜,希贤必用为颜曾。

义理彝伦精讲究,礼乐制度须详明。

体用源流务透彻,血脉文理仍流行。

会通两尽始无碍,范围未始离曲成。

无尘胸次贮万卷,拔山笔力扛千钧。

不用高枕卧丘壑,用之家齐国治天下平。

不但匹夫匹妇皆获所,草木鱼鳖咸清宁。

此皆后进本分事,不为干利与求名。

更须扫除谑浪傲惰态,打并嗜欲声色情。

一物一则同一敬,牢守孔孟张朱程。

吃紧工夫决有效,令闻广誉垂千龄。

英雄气概为则是,一变至道非难能。

君不见四十五十无闻不足观,总是惰而不学昏昏贸贸枉生天地间。

形式:古风

翻译

太极初始,两仪衍生,人是万物中的灵长。人也是天地间的一物,凭借道义超越其他形态。人在天地三才中居中,体现天地之道,遵循人伦秩序。人的成长并非外在强加,而是自身具备天地精华。年轻人充满活力,生命宝贵,不可轻视。光阴宝贵,勿虚度,期望长久青春。有力量如虎,应自我反省,更何论长辈的期待。不通六艺不算学者,未明三才非完整之人。追求圣贤,需效仿尧舜,追求贤良,要学习颜回曾参。深入研究义理和常规,礼乐制度要详明。理解和实践体用关系,血脉文化流传不息。融会贯通,无阻碍,不偏离正道。胸藏万卷书,笔力雄浑,不需隐居山林。用智慧治理家国天下,使百姓安宁。不仅是个人,众生皆受益,万物和谐。这是后辈应有的职责,不为私利或名声。更要摒弃轻浮傲慢,克制欲望和情欲。对待万物一视同仁,坚守孔孟朱程的教诲。紧要时刻的努力定有成效,美名流传久远。英雄气概源于正道,改变至高原则并非难事。你看那些四十五十岁无所作为的人,都是懒惰不学导致的虚度人生。

注释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本原。两仪: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灵:指人类在万物中的特殊地位,有智慧和道德意义。三才:天、地、人三者的关系,象征宇宙秩序。六籍:古代中国的六部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颜曾:颜回和曾参,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义理彝伦:伦理道德的道理。体用:儒家哲学概念,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拔山:形容力量极大。丘壑:山川沟壑,比喻隐居之地。匹夫匹妇:普通人。清宁:安宁,清净。干利:追求私利。谑浪傲惰:轻浮傲慢的行为。令闻广誉:美好的名声。四十五十:指中年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劝学歌》,作者陈普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诗中以太极、天地、人伦等哲学概念开篇,强调人的特殊地位在于道义超越万物。诗人倡导学习的重要,指出人应通晓六籍,理解三才(天、地、人)的道理,效仿圣贤如尧舜、颜渊、曾参,精研义理和礼乐制度。诗人鼓励珍惜光阴,奋发进取,戒除傲慢、欲望,遵循孔孟之道,保持谦逊。他认为,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个人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能使社会和谐安宁。最后,诗人警告那些怠惰昏庸之人,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英雄气象,实现至道。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旨在激励人们积极向学。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