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风琴引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9-15阅读数:0

唐-齐己

挼吴丝,雕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

一一宫商在素空,鸾鸣凤语翘梧桐。

夜深天碧松风多,孤窗寒梦惊流波。

愁魂傍枕不肯去,翻疑住处邻湘娥。

金风声尽熏风发,冷泛虚堂韵难歇。

常恐听多耳渐烦,清音不绝知音绝。

形式:古风

翻译

轻揉吴地的丝线,雕刻楚地的竹材,高高托起让天风拂过成为乐曲。音符一二在清澈的空中飘荡,如同凤凰在梧桐树上啼鸣歌唱。深夜里天色碧蓝松风阵阵,孤窗边寒冷的梦被流水声惊醒。忧愁的灵魂靠着枕头不愿离去,反而怀疑自己住在湘娥的近旁。秋风吹尽暖风又起,冷冷清清的厅堂上音乐回响难以停息。常怕听多了耳朵会渐渐厌烦,但那清越的音律不绝于耳,只可惜知音已绝。

注释

挼:揉搓。吴丝:产自吴地的丝线,常指优质的丝。雕:雕刻。楚竹:楚地产的竹子,喻指精美的竹制乐器。高托:高高举起,此处指悬挂或安置乐器使其随风发声。天风:自然界的风,这里特指高远清新的风。宫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一、第二个音阶,代指音乐。素空:清澈的天空。鸾鸣凤语:比喻优美的音乐或歌声,鸾和凤都是传说中的神鸟,以其鸣声悦耳。翘梧桐: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梧桐常象征高贵或吉祥。夜深:深夜时刻。天碧:形容夜空清澈湛蓝。松风:松林间的风声。孤窗:孤独的窗户,暗示人的孤独。寒梦:因寒冷或心情凄凉所做的梦。愁魂:忧愁的心灵或灵魂。傍枕:靠着枕头。不肯去:不愿意离开,表达对某种情境的依恋或无奈。湘娥:湘水女神,常象征哀怨与美丽。金风:秋风,因其时至秋而色金黄。熏风:和暖的南风,这里指随后而来的温暖季节。冷泛:冷清地飘散。虚堂:空旷的厅堂,暗示空寂的环境。恐:担心。听多:听的时间长了或次数多了。耳渐烦:耳朵变得厌倦。清音:清越的音乐声。知音绝:懂得欣赏这种音乐的人已经不在了,比喻知己难觅。

鉴赏

这首诗名为《风琴引》,作者是唐代的齐己。这是一首描绘古人在夜晚独处时,通过弹奏琴瑟来抒发情感的诗句。诗中充满了对音乐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开篇“挼吴丝,雕楚竹”,通过对丝织品和竹制乐器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工艺与文化的精湛程度,以及他们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接着,“高托天风拂为曲”则表达了音乐与自然之风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音乐作品的意境。

“一一宫商在素空”,这里的“一一”强调了乐音的清晰连贯,而“宫商”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调式,这里暗示着音乐的纯净与高远。“鸾鸣凤语翘梧桐”则将鸟鸣和凤凰之声比作梧桐叶间的风声,表现了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和谐共生。

“夜深天碧松风多”,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孤窗寒梦惊流波”,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忧伤的情感。

“愁魂傍枕不肯去”表现了诗人的心绪难以平复,情感纠葛难以摆脱。而“翻疑住处邻湘娥”则是对传说中仙女的追忆或幻想,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情愫。

接下来的“金风声尽熏风发”、“冷泛虚堂韵难歇”,通过对金风(可能指秋风)的描述和琴瑟声音在空旷之中的回响,表现了音乐的持久与美妙,以及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深度。

最后,“常恐听多耳渐烦”、“清音不绝知音绝”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担心自己长时间倾听琴瑟的声音会感到厌烦,同时也在寻求那些能够理解他音乐之美的人。这里的“知音”指的是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音乐的人,表达了一种艺术家对同道中人共鸣的心声。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琴瑟的雅致与高贵,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美好追求以及对于知音的渴望。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