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藏春秋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9-15阅读数:0

宋-王汝舟

短楼矮阁小亭台,中有高人避世埃。

寒翠自怜霜后竹,清香谁辨雪中梅。

喧嚣祇为莺声巧,漏泄多应柳眼开。

只恐藏春藏不得,东君勾勒下山来。

形式:七言律诗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于幽静之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围自然景物的生机与韵味。

首联“短楼矮阁小亭台,中有高人避世埃”开篇即点明了场景的幽静与人物的超然。短小的楼阁和亭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氛围,而其中的“高人”则象征着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境界。

颔联“寒翠自怜霜后竹,清香谁辨雪中梅”进一步描绘了冬日里竹子与梅花的风姿。竹子在霜后依然翠绿,自怜其坚韧不屈;梅花在雪中绽放,其清香难以言喻,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精神品质。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高人品格的赞美。

颈联“喧嚣祇为莺声巧,漏泄多应柳眼开”转而描写春天的景象。莺鸟的鸣叫声虽悦耳,但并非真正的喧嚣;柳树的嫩芽悄然绽放,是春意来临的标志。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季节更替联系起来,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

尾联“只恐藏春藏不得,东君勾勒下山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春天的到来,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法隐藏也无法阻挡。“东君”在这里指的是春神,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