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雄吞汶泗来,百步东河如带微。
顺水帆飞一鸟疾,?涛䌫掣万牛迟。
苔痕不没坡仙字,云气长浮圣女祠。
过客踟蹰览奇胜,彭门落日重哦诗。
形式:七言律诗翻译
黄河壮丽地接纳汶水泗水汇流,向东流淌的百步东河犹如一条细细的带子。顺着水流,船帆如飞鸟般迅速,汹涌的波涛即使拖拽万头牛也显得缓慢无比。青苔覆盖的石碑上,坡仙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云雾缭绕在圣女祠上方。过往的行人停下脚步欣赏这奇异的美景,夕阳下的彭门让我再次吟咏起诗歌。注释
雄吞:形容黄河气势磅礴,如同吞并其他河流。汶泗:指汶水和泗水,古代山东地区的两条河流。东河:指黄河向东流的一段。带微:形容河水细长且微弱。帆飞:形容船帆在风中快速飘动。䌫掣:形容波涛汹涌,难以驾驭。坡仙:指唐代诗人王之涣,因其《登鹳雀楼》而被称为‘坡仙’。圣女祠:可能指供奉女神或圣洁人物的庙宇。踟蹰:犹豫不决,徘徊。彭门: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哦诗:吟诵诗歌。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百步洪》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象。首句“黄河雄吞汶泗来”,以黄河的雄浑气势开篇,展现出其源自汶水和泗水的磅礴力量。接下来的“百步东河如带微”则通过对比,形容河水在百步之外变得狭窄,如同细带,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顺水帆飞一鸟疾,涛䌫掣万牛迟”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船只在顺流中疾驰如飞,而汹涌的波涛则仿佛拖曳着千牛也无法抵挡的缓慢。这两句展现了水流的力量与速度。
“苔痕不没坡仙字,云气长浮圣女祠”转而写到岸边的景致,青苔覆盖的石刻上坡仙(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而云雾缭绕的圣女祠则显得神秘而神圣,增添了历史与神话的色彩。
最后,“过客踟蹰览奇胜,彭门落日重哦诗”以游人的驻足欣赏和夕阳下的彭门(今江苏徐州)为结,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过往文人墨客诗意生活的怀念。
整体来看,《百步洪》是一首借景抒怀的山水诗,通过对黄河及周边景色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历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