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花时二三月,少妇乘春逐芳节。
心性稳惬含清真,弄影晴川自流悦。
青丝刻带锦作裳,宝扇轻摇翡翠光。
芸房露冷春窗火,兰径烟开粉腻香。
七彩明珰九华佩,紫縠文罗掩秋翠。
绣额花丛千万色,玉腕奇姿发春媚。
含思缄情不相识,步步遗芳去无迹。
回簪转黛飞参差,才过东城又南陌。
南陌东城春事深,离思杳杳花阴阴。
坐对流莺啼歇处,闲窥清镜理瑶琴。
晨鹍凄清不可闻,恨断吴烟怨楚云。
自是琴心挑不得,还同孤月向黄昏。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允文的《春思曲》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女在明媚春光中的轻盈与娇俏。"二三月"的江南花开时节,少妇乘着春意追逐花香,心境宁静而满足,如同清泉般自然流露出喜悦。她的衣饰华丽,青丝如带,锦裳灿烂,手持宝扇,扇面上翡翠般的光芒闪烁。
诗中环境描写细致入微,如芸房中的春寒和兰径上的芬芳,以及她佩戴的七彩明珰和紫罗衣裙,都增添了诗意的色彩。少女在花丛中穿梭,步态轻盈,仿佛不留痕迹,只留下香气四溢。
随着她的行踪转移,从东城到南陌,春意渐浓,离愁也渐深。她坐在花阴下,聆听流莺的啼鸣,对着镜子整理琴弦,寄托着无尽的思念。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哀伤,吴地的烟雾和楚天的云朵似乎都承载着她的幽怨。
最后,她感叹自己的琴声无法触动对方的心弦,只能独自面对黄昏的孤月,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寂寞。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春日里的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与失落,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