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形式:七言律诗押[先]韵翻译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注释
零落:本指花、叶凋零飘落,此处用以自比遭贬漂泊。黯然:形容别时心绪暗淡伤感。双: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唐汝询《唐诗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详所指,疑即柳州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粤江,这里指柳江。去国:离开国都长安。六千里:极言贬所离京城之远。万死:指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桂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瘴:旧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这里指分别时柳州的景色。荆、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别舍弟宗一》。全诗充满了深沉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花朵凋零,心中的哀愁也随着而来,泪水沿脸颊流下,不只是因为离别之痛,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长时间漂泊异地的深刻体验和无尽哀愁。"六千里"形容相隔遥远,而"万死"则是对艰难困苦生活的写照,十二年更显露出时光流转中个人的渺小与孤独。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桂岭之云浓郁如同黑墨,这是对现实状况的暗示;而洞庭湖之水清澈如天,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纯净境界的向往。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最后两句则预示了未来无尽的相思之梦,荆门和郢树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这不仅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是对于未来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景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