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形式:七言律诗押[侵]韵翻译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注释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空:白白的。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丞相(相当于宰相或首辅的职务)的祠堂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伟人的怀念之情。"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设定了一个古老庄严的环境,柏树常象征着长寿和坚贞,不仅映照出丞相祠堂的庄重,也烘托出了诗人敬仰的氛围。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则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远处传来的鸟鸣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碧草"与"黄鹂"都是生动的春日景象,它们在诗中不仅是美丽的自然之物,也寄寓着对丞相过往功业和精神的追思。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则直接点出了丞相的高尚品格和其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三顾"指的是历史上某位伟人被皇帝三次征召为官的情景,而"两朝开济"则表明了这位丞相在两个朝代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能施展其政治抱负,带来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英勇而不幸早逝的人物的哀悼。这里的"出师"指的是古代将领出征讨伐敌人的场景,而"未捷"则意味着没有取得胜利,"身先死"则是这些英雄人物在战事还未成功时就已经牺牲了。这两句通过对英雄不幸命运的描写,强化了诗中对于历史伟人怀念和哀悼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丞相祠堂周遭环境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点染,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怀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