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
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
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
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
形式:七言律诗押[支]韵翻译
在野外低声吟唱,何处最适合?春天温暖的景色最适合入诗篇。雨后新生的麦苗高低起伏,傍晚晴朗时分山色深浅有致。山崖上云朵的边缘被风吹散,平原上花枝低垂,鸟儿轻踏而过。何时才能放下武器,与麋鹿为伴?这是最近的期望。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居图景,诗人以质朴自然的笔触勾勒出野外的和谐之美。"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这种景色如何激发诗意。
接着,"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写出了初春麦苗在细雨洗礼后的生机与山色在夕阳下的温润变化,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春天的特有景象。
第三句"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则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山腰间云雾随风飘散,而平坦的原野上花开满径,鸟儿在花枝间自由穿梭。
最后两句"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中,“倒载干戈”可能指的是农事或耕耘之象征,而“近来麋鹿欲相随”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居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喜悦。